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关系时签订的书面协议,对双方的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、违约责任、争议处理等作出了约定。当劳动关系双方产生劳动合同纠纷时,有时会涉及到诉讼程序。那么,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?接下来就由分分uu快3小编带您了解。
根据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的规定,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。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。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,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,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,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。从中断时起,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。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,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,仲裁时效中止。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,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。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,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;但是,劳动关系终止的,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。
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,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1、确认劳动关系纠纷
2、集体劳动合同纠纷
3、劳务派遣合同纠纷
4、非全日制用工纠纷
5、追索劳动报酬纠纷
6、经济补偿金纠纷
7、竞业限制纠纷
1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。
2、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。
3、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。
4、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,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上述文章回答了关于“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”的问题。在司法实践中,劳动合同纠纷时有发生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合同的约定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时,就有可能走向诉讼,需要法院来进行裁断。如有其它问题,欢迎咨询分分uu快3专业律师。
该内容非常好 赞一个
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阅读
相关问答
A你好,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总则的规定,诉讼时效为3年,几类特殊的争议,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,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。诉讼时效是指债权人怠于行使权利持续到法定时间,其公力救济权归于消灭的时效,超过有限时效,法院将不予受理。在民事纠纷中,合同的纠纷是很常见的也是民事诉讼一个大类。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也有明确的规定。
A你好,主张偿还的诉讼时效为3年,超过的一般视为放弃诉讼追偿的权利;诉讼时效因债务人承诺限期给付情况而延长(一般可以书面承诺和口头承诺录音为证据证实这事)。 首先要写一份合格的起诉状,诉状的内容包括原告、被告的基本情况(明确的姓名、住址、职业、年龄、工作单位等)、诉讼请求、事实与理由。其次,要提供主要证据的复印件以及原告身份证复印件。
A《劳动合同法》中没有规定诉讼时效,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中有相关规定。具体如下:1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。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。2、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,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,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,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。从中断时起,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。
分分uu快3,中国大型的法律服务平台,最早的法律咨询网站,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在线免费法律咨询服务。
CopyRight@2003-2019 findlaw.cn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权所有 广州网律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222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ICP备10231287号-4)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0993-290 举报邮箱:ls@ls.cn